• 繁體中文
  • English
  • 給大家的話
  • 飲食與環境
  • 和平飲食
  • 下載專區
  • 隱私權條款
查無資料
View All Result
幾何視界
  • 繁體中文
  • English
  • 給大家的話
  • 飲食與環境
  • 和平飲食
  • 下載專區
  • 隱私權條款
查無資料
View All Result
幾何視界
查無資料
View All Result

十二、反駁與回覆

2012/12/10 - 更新 2022/08/06
首頁 和平飲食

這一章作者列出各種反對蔬食的原因並加以回覆。為何人們會反對、嘲笑或看輕蔬食者?常見的理由是動物沒有價值,也沒有靈魂;我們已經這樣做很久了;植物也會痛;蔬食也是暴力的,因為穀物收割機殺死老鼠和田鼠;動物吃其他動物,我們為什麼不能;我不喜歡別人告訴我應該吃什麼等等。作者的答覆摘要如下:

 

被長養的反對意見

物化與食用動物的行為必定伴隨著統治和排斥的心態,這樣的行為導致競爭、壓迫女性主義,以及富裕階級對底層階級的剝削。

它在人類至上主義的框架內運作,從不挑戰將生物視為商品的的心態。純素主義呼籲我們團結起來,以瞭解只要我們壓迫其他眾生,將不可避免地創造壓迫的文化,並生活在其中。

純素主義者有意將對動物的虐待降至最低,這麼革命性的行為常常被忽視,因為它引起認知的失調和深埋的憂慮。我們自出生以來就被灌輸畜牧的心態,根深蒂固,即使是那些認為自己相當進步的人,也不會質疑為何為了食物要剝削動物和人類。我們天生的慈悲就像被壓進水中的球,想要浮出水面,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努力地壓迫它。

 

動物沒有價值

動物不值得我們對他們慈悲,是主要的反對意見之一。支配的畜牧模式以這樣的論點鄙視動物,嘲笑關心動物的純蔬食主義者。

動物和我們一樣,是無限宇宙大愛的表現;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渴望滿足本能和慾望,並避免痛苦;他們和我們一樣是深奧的神秘。我們能從動物身上學到的事就是,絕不能將他們限制在我們有限的理解之中。我們在大自然中觀察動物,可能會看到競爭和暴力,因為科學家被訓練成要觀察這些事情。但我們也能看到合作和互助……。俗話說得好,我們看到的東西不是本來的樣子,而是我們以為的樣子。

我們對非人動物的知識和理解被污染的程度遠遠超過我們所知。我們相信自己很優越,無法察覺被文化所設定,並與自然分割。我們對動物的見解在未來會成為古怪的論點,就如同我們現在看中古世紀的放血療法、水蛭吸血療法,以及太陽系以地球為中心的理論一樣古怪。

我們的理解被物化的心態污染得很嚴重,因此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殺戮動物、消滅物種和原始部落。深入地去看,我們就能知道理解能喚醒愛,而愛能帶來理解。如果我們所謂對動物的理解無法點燃內心愛的火花,允許他們實現生命的目的,無法尊重和欣賞他們,那麼它就不是真正的理解。我們的科學在各方面都欠缺真正的理解,而且因為它通常是企業的工具,最好不要太過仰賴科學去追求智慧與治療。

 

掠食者的迷思

第二個畜牧文化反對純素主義的意見是吃肉是自然而正確的,因為我們這樣做已經很久了。

事實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並不代表它就是正確的。十九世紀的奴隸制度也用了同樣的說法為自己辯護。如果我們繼續合理化過時的行為和信念,給它們不應得的承認,那要如何進步與發展?戰爭、種族滅絕、謀殺、強姦,以及剝削他人的行為也存在了很久,但我們永遠不會因此就承認這些行為是正當的。

今日,大量有關肉食之始的理論相互衝突,它們或多或少都是畜牧文化包裝過的產物。許多人將它歸因於早期人類自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遷徙至植物稀少的溫寒地區。許多理論被男性的研究者無性的假設所扭曲,他們認為男人一直支配女人、狩獵大型動物並互相戰爭。即使這些理論現在被證明是不正確的,卻繼續存在,因為這些理論相當符合畜牧文化的模式,能為其他有類似錯誤觀點的作者的利益服務。

面對這些型塑了畜牧文化的問題,我們或許就像佛陀所講的故事裡,被箭所傷的主人翁。佛陀說這個人很笨,如果他想找出這隻箭是誰射的,為什麼要射,在哪裡射的等等答案,在把箭取出治療前,他就會失血過多而死。我們也是一樣,現在就能把箭取出然後治療食用動物造成的傷害,不需要知道全部的來龍去脈。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出這樣的行為不必要而且殘酷,不論人們過去做過些什麼,只要是不對的,我們都沒有必要繼續仿效。或許過去人們以為必須奴役動物才能生存,因此允許這種殘酷的行為,但如今我們只要進入任何一家雜貨店,就能很明顯的知道不需這麼做。我們不是天生的掠食者,從這種過時的迷思中醒覺得越快,就能在靈性上進化得越快,並且發現和完成我們在地球的使命。

 

科學正當化

第三個反對的理由是科學使用動物實驗。科學帶來我們相當重視的進步技術,如果科學不質疑支配動物的行為,我們又怎能這樣做呢?不過,我們可以發現科學的理論總是反映主流文化的方向,科學和文化的相互呼應與複製。

科學只不過是一系列潛藏變換的教條,不是客觀累積的真實知識。

我們以模式內的規矩架構知識和經驗,並且讓世界有其意義。這些模式是學來的。我們在學校裏學習表面的知識(例如生物、歷史或數學的事實與想法),也透過教育過程本身學習模式的形式。它是無形的學習,通過教育的方法,例如考試、讓學生相互競爭、將知識分割為離散的主題、使用動物解剖、讓老師有權威等等。正是通過這種模式的學習讓文化自我複製。我們文化和科學把自然量化和商品化的模式就是這樣學來的。

的結論。現在大學大量的研究經費來自企業贊助,以及政府傾向發展工業的補助。對一國最大的兩種行業——食品與醫藥——來說,要製造高銷售的文章、書籍、良好的公共關係與科學研究這樣的主流很容易,這能分散對肉食與疾病成因有關的注意力,或宣稱肉食擁有重要的維生素。

銀行業在這兩個巨大的產業背後潛伏著,他們投資數十億美元高科技、肉品與醫藥等各種產業,需要穩定充足的肉品與醫療市場。純素主義深深地危害到他們與這個經濟帝國的現狀。因此,研究機構內有巨大的壓力存在,他們拒絕意識與慈悲的提昇,而這是純素主義運動的理想。

愛因斯坦有先見之明,他寫道:「很明顯的,我們的技術超過了人性,這讓我毛骨悚然。」切斷我們與他人相連的直覺,科學增強了我們與他人無關的錯覺,加快我們自我毀滅的速度。

 

宗教正當化

宗教機構經常講說我們有靈性而動物沒有;我們有靈魂而動物沒有,所以吃動物沒有關係,因為我們有統治他們的權力。這樣的說法源自畜牧文化。聖經學者指出,創世紀中被翻譯成統治一詞的希伯來文本為管理之意,絕對沒有縱容任何剝削、限制、忽視和虐待的意含,而這卻是現今動物遭受的待遇。聖經有各種不同的扭曲解釋。宗教機構是我們文化中規範道德與倫理的主要工具,卻和科學一樣,幾乎全面接受了畜牧文化把動物視為財產的模式。

純蔬食者的慈悲與正義地對待動物的理想,已經表明了數個世紀。它通常存在於宗教組織內,瞭解它被畜牧文化壓制與邊緣化的過程令人驚異,也很有啟發性。

有許多佛教徒也以類似的方式正當化肉食的行為,即使釋迦牟尼佛明確禁止吃肉,還是有人說佛陀允許吃不是特地為我們宰殺的動物。市場上的雞或餐館裡的漢堡不是為我們特別訂的,它已經在那裡了。這種情況顯然並不適用,只要我們訂購雞或漢堡,就會消耗掉市場或餐館中的庫存。因為我們採購,他們第二天就必須買進其他的雞或漢堡遞補,動物就會因此被殺然後送過來——為了我們的緣故。

宗教的另一個反對不應為取食而傷害動物的標準說法是,否定他們有靈魂。支配的心態就是排斥的心態,即使新世紀運動也有消費動物這樣的心態。

它可以追溯到美國奴隸制的時代,當時的宗教領袖手持聖經,使用類似的措辭宣布白人有靈魂,而黑人和動物一樣沒有自己的靈魂。更早期,在一千多年前的托馬斯.阿奎那斯也說女人和動物一樣沒有靈魂。雖然黑人和女人在此之後終於被賦予了靈魂,但看來似乎當權者能為了自己的目的決定誰有靈魂。伏爾泰明智地說:「如果我們相信荒唐的事,就將犯下暴行。」

文化是言論的產物,而我們的言論仍然受到畜牧文化的假設和觀念所支配,因為我們自幼就被如此灌輸。我們必須從認為動物沒有感情,是不重要和沒有靈魂的物品這種荒謬的想法中覺醒,才能停止暴行,並且挑戰宗教機構,擴展對對動物的保護。這也代表挑戰社會和宗教生活的中心,以及三餐背後視而不見的暴行。

純蔬食者提醒了我們所造成的痛苦,雜食者對此可能會反感,因為讓醜陋隱藏才能感到舒適。但我們的舒適與正義或真正的內在平靜無關,它是阻塞和分割,要付出慘痛的代價。我們可以感謝動物提供身體來長養我們,但這樣並不能讓肉食成為對的行為。如果有人將我們關起來虐待、偷我們的子女然後刺死我們,只要他們感謝,我們就能默許這種行為嗎?因為分割和無感帶來的舒適和內在的平靜不同,它是覺醒的果實,是由於覺醒而以理解生活的果實。

 

其他的反駁

我們的思想已經被畜牧文化制約,可能會以這些話反對:植物也會痛;蔬食也是暴力的,因為穀物收割機殺死老鼠和田鼠;如果不吃,那所有的牛怎麼辦?動物吃其他動物,我們為什麼不能?我不喜歡那麼嚴格和狹隘,我只想和別人一樣地吃東西;我不想要和那些素食者一樣有「比較聖潔」的樣子;我不喜歡別人告訴我應該吃什麼。

首先,如果我們真的關心這些植物、老鼠和田鼠,只要回想一下美國百分之八十的穀物都用來餵養動物,以生產肉、蛋和奶製品。改成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實際上拯救了植物和住在田野裡的生物。為了種植玉米、大豆和其他作物,數億英畝的青翠森林和動物棲地被破壞,為了餵養我們每年消耗的數十億動物。數百萬英畝的熱帶雨林被砍伐,為了提供廉價牛肉給美國的快餐店。如果我們真正關心的植物和動物,純蔬食是一個幫助生態、棲地和恢復動物數量的好方法。

其次,我們逐漸停止養牛,被牲畜蹂躪的草原、山區和旱地就會慢慢復原,尤其是西部。河流、地下水、植物、鳥類、魚類、土撥鼠、麋鹿、狼、羚羊和其他本地的野生動物將能復甦,讓緊繃貧瘠的生態再度起死回生,欣欣向榮。

第三,有些動物吃其他動物是事實,但是草食動物並不吃其他動物,也沒有任何動物喝其他物種的奶。這只是我們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的例子,其他我們不願意模仿的動物行為我們就不這麼說,例如有些動物會殺害並吃掉自己的後代。動物的行為繁多而神秘,如果動物也這麼做就能將行為正當化,那所有人類的行為幾乎都能在某些動物中找到。至於其他反對的意見,如果每次我們要吃肉,都得將恐懼的動物抓住,看著他們的眼睛用刀把他們殺了,就能發現這些正當化的理由迅速消失。最後的一個反駁特別諷刺,我們一生已經不斷地被教導說應該要吃什麼,那是我們吃動物的唯一原因。

改採蔬食的另一個常見的反駁是:這麼做太難、不方便或不好吃等等。這是畜牧模式普遍的反對說法,根本忽視了肉食強加在動物、飢民、弱勢與後代的不便和困難。這也忽視了肉食與棘手的污染、恐怖主義、藥品濫用、慢性疾病等問題之間的關聯。奴隸主也用同樣的說法正當化把人當物品的行為,不願意放棄奴役他人帶來的便利。我們現今用苦難換得的安逸、口味和便利到底有多大,無法促使我們改變這樣的模式和行為?

雖然成為純蔬食者很容易,為什麼卻很少見,尤其是在數百萬致力於靈性成長、社會正義、世界和平、宗教自由和意識提升的人裡也不多?改變的自己行為、語言和思想來為自己引起的暴力負責很困難,把世界上的暴力歸咎於他人比較容易。從純蔬食者在我們的文化中是少數人這一點來看,還要再加把勁,因為我們出生起就沉浸在支配排斥的心態中。純蔬食主義很不容易,但這樣的困難不是來自蔬食本身,而是來自我們的文化。

 
分享123分享推特77分享分享Send

相關文章

十五、革命的實踐

十五、革命的實踐

2013/01/01 - 更新 2022/08/06

十四、轉變的旅程

2012/12/25 - 更新 2022/08/06

十三、進化或毀滅

2012/12/20 - 更新 2022/08/06

《和平飲食》作者簡介

2012/11/26 - 更新 2022/08/08

十一、從破壞中得利

2012/10/13 - 更新 2022/08/06

十、工作的困境

2012/09/28 - 更新 2022/08/06

作者簡介

幾何

熱門文章

  • 1-4 全球每年屠宰多少動物?

    1-4 全球每年屠宰多少動物?

    599 分享
    分享 240 推特 150
  • 1-2 肉食習慣與畜牧動物的代價

    379 分享
    分享 152 推特 95
  • 2-2 全球暖化:凍土融化與甲烷釋放

    357 分享
    分享 143 推特 89
  • 2-1 全球暖化:冰層融解

    354 分享
    分享 142 推特 89
  • 1-1 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345 分享
    分享 138 推特 86
  • 1-6 引爆病毒彈

    340 分享
    分享 136 推特 85
  • 緊 急 呼 籲

    340 分享
    分享 136 推特 85

訂閱網站

關於作者 聯絡表單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幾何視界 版權所有
About Author Contact Form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 2020 Jiheview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無資料
View All Result
  • 繁體中文
  • English
  • 給大家的話
  • 飲食與環境
  • 和平飲食
  • 下載專區
  • 隱私權條款